在雨、霧、雪、沙塵等低能見度天氣下,交通路面狀況復雜多變,易引發追尾、剮蹭等交通事故,嚴重影響道路通行安全與效率。為破解這一難題,交通路面狀況能見度監測系統通過實時采集、分析關鍵數據,為交通管控、應急處置提供科學依據,成為智慧交通體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。
一、系統設計目標
本系統以 “精準監測、實時預警、高效聯動” 為核心目標,通過一體化監測設備與智能平臺協同,實現三大功能:一是實時捕捉路面能見度數值,精準識別低能見度風險等級;二是同步監測路面溫度、濕度、積水、積雪、結冰等狀況,全面掌握路面環境;三是快速推送預警信息至交通管理部門、車輛終端及道路沿線提示設備,輔助制定限流、封路、除冰除雪等決策,最大限度降低惡劣天氣對交通的影響。
二、系統核心組成
前端監測設備:采用一體化多參數監測終端,集成能見度傳感器、路面狀況傳感器、溫濕度傳感器等核心模塊。其中,能見度傳感器基于散射式測量原理,可精準檢測 0-5000 米能見度范圍,誤差控制在 ±10% 以內;路面狀況傳感器通過紅外探測技術,實時判斷路面是否存在積水、積雪或結冰,并輸出厚度數據;設備外殼具備 IP65 級防護,適應高溫、嚴寒、暴雨等極端環境,確保 24 小時穩定運行。
數據傳輸網絡:依托 4G/5G 或光纖通信技術,將前端采集的監測數據實時傳輸至后端平臺,同時支持本地數據存儲(容量≥10 萬組),避免網絡中斷導致的數據丟失,保障數據連續性。
后端管理平臺:具備數據接收、分析、展示、預警四大功能。平臺可自動生成能見度與路面狀況趨勢圖表,根據預設閾值(如能見度低于 200 米觸發黃色預警、低于 50 米觸發紅色預警)自動推送告警信息;支持多終端訪問,管理人員通過電腦、手機 APP 即可實時查看監測數據與預警信息,便捷開展遠程管控。
三、系統功能特點
多參數聯動監測:打破單一能見度監測局限,同步整合路面溫濕度、積水、冰雪等數據,全面反映路面安全狀況,避免 “能見度正常但路面結冰” 等隱性風險。
智能預警與聯動:預警信息可同步推送至交通指揮中心、道路 LED 顯示屏、導航軟件及貨運車隊管理系統,實現 “監測 - 預警 - 處置” 閉環,例如能見度驟降時,LED 屏實時顯示 “前方霧天,減速慢行”,導航軟件提示繞行備選路線。
低維護與高適配:前端設備采用低功耗設計,支持太陽能與市電雙供電,偏遠路段也能穩定運行;系統兼容多種交通管理平臺協議,可與現有智慧交通系統無縫對接,降低改造與部署成本。
四、應用場景與價值
該系統廣泛適用于高速公路、國省干線、橋梁、隧道出入口等關鍵交通節點。在高速公路場景,可輔助交管部門動態調整限速標準,必要時啟動封閉入口、警車帶道等措施;在橋梁、隧道等易結冰路段,提前預警路面結冰風險,為養護部門開展除冰作業爭取時間。通過該系統,可有效減少低能見度及惡劣路面狀況引發的交通事故,提升道路通行效率,同時降低交通管理與養護的人力、物力成本,為智慧交通建設提供有力技術支撐。

本文地址:
http://www.4hus69.com/technology/1524.html